家训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圣辉
800多年薪火相传至今33代,无论为官经商从教皆恪守家训,这是绩溪章氏一族流传至今的典范美谈。知书达礼、修身立德是绩溪章氏一族的精神DNA,其载体就是这个家族的传家之宝《章氏家训》。
《章氏家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又主题集中、高度凝练。作者章仔钧,系绩溪章氏先祖,福建浦城人,生活于唐末战乱时代,一生勤奋好学,出仕为官后曾保一方平安,深受百姓爱戴。丰富的阅历,不凡的见识,促使他对家族的修身齐家传统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196字的家训。家训中既讲谋生、更教做人,既有正面倡导、又有戒除条规,方方面面,颇为系统,自成体系。正因如此,当章仔钧后裔北宋末年从浦城迁居时,他们以礼敬之心紧紧怀抱着《章氏家训》来到绩溪 。此后,章氏子孙一直将其家训奉为修身要义、育人根本,世代恪守、世袭风范,因而人才辈出 ,历朝历代儒宦儒商多达百人,即便是普通百姓,也都明理好义。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其所以能世代相传,离不开家规家训的谆谆教诲,少不了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章氏家训》结合家族特点,对优秀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具体化, 有如今天所说的“落小、落细”,各项规范要求明确,好懂好记、易学易行。同时,《章氏家训 》重视固本培源,提出“吃紧在尽本务实”。“四书”之一的《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 矣。”《章氏家训》把修身立德当作“为人之本”,把耕读和勤俭作为“传家兴家之本”,耕读 传家,泽及后代。
绩溪县是古代徽州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唐代置县以来,历经一千二百多年,人文荟萃,文化昌盛。家训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紧接《章氏家训》其后的家规家训也告诫子孙:“不论贫 富,年六七岁,即令亲师教以诗书,使知礼义,以至长大,学问有成,气质亦变,大则立身扬名 ,以显父母。”章氏家训族规,是徽州绩溪崇文重教的体现和缩影,与绩溪的《周氏家训》、《 程氏家训》等众多家训一起,是徽州文化里的灿烂星辰。
(安徽省宣城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郑圣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