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金氏宋代家规家训
金 谱
忠效朝廷,心感皇恩。
戍边护土,匹夫责任。
为官廉清,勤贤律行。
德操端正,仁待乡民。
族人邻里,友善如宾。
尊长爱幼,孝敬铭心。
强健体魄,养性修身。
耕读传家,榜上存名。
农耕于勤,商贾诚信。
勤俭节省,戒赌不淫。
尊规守训,清白做人。
后辈切记,传承子孙。
金晖根据英山金氏文化小山村大别山金家书院收藏的宋代磨坊祠内金氏石谱族传资料整理。
一、英山金氏家族历代忠良忠臣,究其根源于始祖金日磾。 金日(mǐ)磾(dī),(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他本贵为匈奴休屠王子,后成为西汉俘虏,入黄门养马,因受汉武帝青睐,赐为金姓。其人一生唯谨,忠心耿耿,虽为匈奴人,却历官马监、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车骑将军。爵封秺侯,成为汉武帝临终前制定的五位托孤大臣(另四人为霍光、上官桀、田千秋)之一。正是他对皇室的忠臣,其家族后裔被历代皇帝重视。金氏家族曾“七世内侍”,担任待中一职,成为皇帝内臣,这在古代荣耀无比,传为千秋佳话。详见汉代班固《汉书》金日磾传。详见《金日磾研究文集》
二、英山金氏正直不阿,疾恶如仇又因其先祖金崇岳。金崇岳进士及第,官至宋代右正言兼延和殿侍讲学士,三个儿子过、迈、遇,都是北宋后期进士,分别任浏阳知县、筠州(今高安)知府、丰城县令。所以,在金氏一脉的历史上,有“忠孝第一,孝友无双”的赞誉。金崇岳在朝任职公正不阿,五次上书弹劾蔡京、童贯奸臣误国,被从长安贬为象洲司户。三子因父远谪,相约逢塘则址,遇水而居。过公择居湖南浏阳金塘,迈公择居江西高安罗塘,遇公择居江西丰城老塘。后被文天祥称颂为“珥貂侍中荣七叶,象洲司户茂三枝”。
三、英山金氏家族走出了“大清包公金光悌”,真可谓“忠贞报国,历代忠良”是世代家传,一脉相承。金光悌官至刑部尚书与其自身努力毫无疑问,但其家族忠贞报国优良传统和忠孝仁义教育影响也是功不可没,金光悌公忠臣勤政务实,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资料见金晖、金旭光主编的《金光悌研究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