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世金总会,省、市金氏宗亲会领导,各位宗亲:
你们好!辛苦了!
值此清明祭祖之际,三省八县市宗亲代表荟集湖北通城金氏祖居源地,一起祭祀祖先,荣接四支六脉宗谱,我们倍感亲切。在此我谨代表通城金氏宗亲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身心愉快,身体健康。现在我向大家汇报这次辑谱及宗亲分支情况:
我们这次辑谱是在世金总会,省、市金氏宗亲会,族谱编撰委员会的指导下,咸宁市彭城堂金氏宗谱首届合辑编撰委员会于公元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嘉鱼县城关华茂学校正式成立。选举了以惟桐会长为首的“编委会”组织机构。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嘉鱼陆溪镇大茂宗亲家召开了杏公支下宗谱合辑动员大会,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正式设局嘉鱼办公,二零一三年三月底大乘告竣,历时一年半。
本届合辑,一是统一了堂号为“彭城堂”;二是统一了世派,以列世祖后第十八世启用新世派,即“敏”字派;三是基本上查清了各支系源流,本届合辑为四支六派,即:①以杏公为列世祖的一支;②以开绪公为列世祖的一支;③凤逸公支下以承槐公为列世祖一脉和以福明公为列世祖的一脉;④文昌公支下安仁公、安节公两脉。
我杏公一支,自日磾公受姓,至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重公自婺源出任通城县令,廉政爱民留之,因家义口,胥宇肇基,为通城开基之始祖。
重公娶吉氏,生子兴政,兴政公唐进士,官吏部侍郎。
兴政公娶孟氏,生子同庆,同庆公唐进士第十一名,官郡守之职。
同庆公娶胡氏,生九子,父子在朝被奸臣所害,为避唐乱,长子瑚一公逃居浙江金华黄板桥头后仍转回义口,隐归数代,传至仲桂公仕宋经历,复居徽州婺源,娶雷氏,生子杏,字文白。杏公于宋末元初复过通城义口,为通城金氏列世之祖,杏公娶邓氏,续娶徐氏生子四:福一、福二、福三、福四。
福一公(字荣斋),娶周氏,生子三:长景万,字朝升,娶王氏,生子五:子雄,子文,子安,子英,子高。长、次、三房兹宇故土,后裔主要分居于通城境内的五个乡镇十四个村;四房后裔远徙陕西,五房子高迁居崇阳县沙坪镇白马庙村。福一公次子孟石公娶宋氏,始迁崇阳中堡,转迁河山,生二子:长子仁,次子诚。兄弟俩为河山之祖,后裔部分分居于陕西、江西、通城四庄、沙坪堰市畈、石城桂口、天城镇等地。福一公三子绣七公据老谱所传迁通山蔡坪,至今尚未查清,实为本届遗憾,望下届贤士澄清。
福二公字明高,老谱所传迁居江夏龙泉村,本届查清:福二公迁江西,由江西转麻城,后徙居浠水散花镇金家湾,娶朱氏,生子二:长公环,次公虎,虎公生殁俱未详,环公曾孙复旺公居本地(散花镇金家湾),复义公迁居英山县。福二公续娶桑氏,生子腾习,越十一世文忠公迁蒲圻官塘驿,为迁蒲圻第一世祖,后裔分居嘉鱼官桥,官塘老屋,官塘街等地。
福三公讳淮,字戴九,号洛书,元泰定间携资贸易四川,后落籍南嘉,为嘉鱼簰洲湾之始祖。
福四公字达聪,始迁通山六都茆埠,娶舒氏,生子一:明五,字正伦。明五娶陈氏,生子一秀集,字拨生,娶黄氏,生子二:良钦,良文。良钦公字敬斋,元末(公元1368年)由通山六都茆埠迁崇阳十都殷家塅,娶陈氏,生子四:长仕荣,次仕华,三仕高,四仕宗。荣、华二公编为五甲,后裔分居大东港,鸡冠潭,三角天井,大梅岭,张潮仑下,塘口等地。高、宗二公编为六甲,后裔分居北山梨梅、泉洪、中原、殷家塅、潘家畈、陕西等地。良文公始迁梓木,传至兰公徙居嘉鱼石塔口(即赤壁镇——三国古战场)。
同庆公次子汉一(号琇一)逃居平江,转迁江西丰城,传至开绪公至正年间(1341年)因其孙金鳞任通城县令,遂家城南,后徙九岭欧贞洞,为欧贞之始祖,后裔主要分居于金家村,石板金家,杨塘坳,江西渣津,噪口,监利洲河,尺八镇等地。其余七子逃居散处不详,未传。
文昌公支下安仁公一脉传至泰公后裔分居蒲圻月山,东流港,崇阳实竹平,乌龟石,河田,金竹报,西塘坝,大白原等地。安节公一脉传至眉公支下文耀公裔孙分居嘉鱼陆溪金家牌坊,高铁,城关,堤坡等地。
凤逸公支下福明公一脉传至怀溪公后裔分居咸宁北岭等地,廷槐公一脉传至国赏(字孟石)公后裔分居崇阳泉坑,下津,陕西紫阳,赤壁,洪湖等地。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修辑宗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次四支六脉集会,对弘扬祖德,振兴宗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金氏一脉源流,尚有某些疑异,仍待辨别勘正,望大家同心协力,为发扬光大金氏一脉作不懈努力。
谢谢!
2013年4月3日清明节前于通城 |